• 當前位置:CTPM華謀咨詢首頁 >> 咨詢服務 >> 精益生產管理系列 >> 精益生產管理問題總結 >> 瀏覽文章

    工廠車間精益生產現場管理,效率至上

      2021年01月26日 本站原創
    關鍵字:

    什么是現場

    現場包含“現”與“場”兩個因素

    “現”就是現在,現時的意思,強調的是時間性

    “場”就是場所,地點的意思,強調的是區域性

    “現”與“場”結合在一起,就是賦予了一定時間的特定區域

    對于制造型企業來說,現場就是生產車間

    走進現場

    (1)現場的“三忙”現象:

    忙亂:表面上看每個人都很忙,其實,盡在做多余的事情,或者所做的是無功效(瞎忙)

    盲目:由于太忙,人們總是機械地做事,沒有工作方向,效率不高

    迷茫:長期盲目的工作導致人們思想麻木,意識迷茫,整天不知自己在干什么,干什么都是糊里糊涂

    (2)現場最關注的是產量:

    分析現狀----找出瓶頸---采取措施----解決問題----提高產量(顯示能力)

    (3)現場的功能:輸出產品。

    (4)現場管理的核心要素:4M1E

    人員(Man):數量,崗位,技能,資格等

    機器(Machine):檢查,驗收,保養,維護,校準

    材料(Material):納期,品質,成本

    方法(Method):生產流程,工藝,作業技術,操作標準

    環境(Environment):5S,安全的作業環境

    現場管理的金科玉律

    當問題(異常)發生時,要先去現場

    檢查現物(有關的物件)現象(表現出的特征)

    當場采取暫行處理措施

    發掘真正的原因并將它排除

    標準化以防止再次發生

    生產活動的6條基本原則

    (1)后工程是客戶

    作業的好壞由后工程的評價來定

    不接受不合格,不制造不合格,不傳遞不合格

    (2)必達生產計劃

    年計劃、月計劃、每日、每小時按計劃生產----生產計劃的保證

    (3)徹底排除浪費

    浪費是指:不做也可以的事,沒有也可以的物

    (4)作業的標準化

    有標準作業書,作業基準書,不是標準化

    標準化是作出規定,遵守而且改善這個規定,不停地進行改善---遵守---再改善的活動才可稱為標準化

    (5)有附加價值的工作

    管理的目的是謀求更大的附加價值(利潤)

    現場要有大局觀,辨別生產瓶頸,采取最優對策

    (6)積極應對變化

    基本要求------決定標準書等作業的基本,養成遵守的習慣

    先觀察------事前收集情報,采取下一步措施

    掌握實力------提高技能和擴大實力,提高設備稼動率等

    現場的日常工作

    (1)現場的質量管理

    現場如何確保優良品質呢?避免失誤的5原則:

    取消此作業

    不要人做

    使作業容易化

    檢查

    降低影響

    (2)現場的成本管理

    降低成本最佳方法,就是剔除過度的資源耗用

    改進質量:工作過程的質量,合理的5M

    提高生產力以降低成本:不斷地改善

    降低庫存:流動資金、儲藏、搬運、質量隱患、新產品

    縮短生產線:合理的生產線工人

    減少機器停機時間

    減少空間

    現場對總成本降低的作用

    (3)交貨期:

    管理者的主要工作之一

    (4)現場實際作業應把握的內容

    生產作業計劃的合理性、生產計劃與實際困難、計劃調整的影響

    人員狀況、員工的技能、缺料設備故障引起的停產、不良品對策及處理

    零部件/工裝夾具/生產輔料是否齊全、生產是否正常、工作方法可否改善

    (5)現場的基本方法

    深入一線、信息暢通、了解生產能力、注意員工狀態、時間/動作研究

    (6)現場的注意事項

    異常處理的制度化、現場教育、解釋、工作職責明確、公正評價員工

    現場管理的實施方法

    (1)日常管理的要點

    a、重視所有管理項目

    今天抓品質,明天弄設備?

    b、決定重點管理項目

    原則:“不給下個工程或客戶添異常”,決定重點項目

    “應該做怎樣的程度為止”,管理水平的設定

    c、管理的習慣化

    量化及明確一些日常工作,管理習慣化

    (2)日常管理的進行方法

    P- D- C- A管理循環,如作業管理,目標為生產計劃的達成、生產率的提高。

    P(計劃):達成生產

    D(實施):實行計劃—作業設定

    C(檢查):檢查目標與實績的差

    A(行動):采取對策或者改善

    (3)現場管理方針

    a、生產部的工作口號:

    不接受不良,不制造不良,不傳遞不良!

    b、品質管理方針:

    質量第一,高效準時,客戶滿意,不斷提高。

    c、生產管理方針:

    創新技術,改進生產工藝;科學管理,強化運作和諧;挖掘潛力,充分調動積極性;追求卓越,全面提升生產效率。

    d、管理的要求:

    已落實崗位責任制為基礎,實行全員責任包干制

    任務是死的,有條件要執行,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執行

    決定了的事情就是對的,如有疑問,事后再說

    必須獎罰分明,且要及時,到位

    (4)自主管理

    以給自己做事的心態工作

    自負其責,在符合標準的情況下自己拿主意

    不推卸責任

    以自我為根本,完成工作任務

    (5)三檢法

    a、其作用是實現“三個不”。(不接受不良,不制造不良,不傳遞不良)

    b、要實現“雙檢”靠的是自主管理:

    灌輸實施“雙檢”的重要性

    不定時的現場抽查

    有問題出現時強調“雙檢”關聯雙方的責任

    (6)修理作業

    a、修理作業是指對不良品實施的糾正措施。

    b、要通過修理,舉一反三,提出反饋意見,防止再發生。

    c、埋頭苦干苦干,并不一定是最好的。

    d、修理員是生產部管理者,尤其是組長的搖籃。

    e、修理品的管理:

    修理品需經過原檢查工位重檢

    對修理品有適當的標識

    修理中發現多次修理或有重大隱患應立即報告

    (7)執行作業指導書

    a、班組長要熟悉作業指導書,并教會員工;

    b、可能不是最佳的方法,但作為標準,任何時候作業人員必須遵守。

    c、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法,可提出修改意見,待修訂批準后才可執行。

    d、“5他法”:

    講給他聽

    做給他看

    讓他試做

    幫他確認

    給他表揚

    (8)抓住現場的主線

    a.現場的主線是什么?生產計劃

    所有現場人員都圍著它轉,是焦點

    是工作目標

    是衡量工作結果的標準

    b.日生產計劃:

    計劃的產量就是任務,如完不成時就要承擔責任

    如果不能完成任務,就要申請加班

    是生產日報表的依據

    生產計劃一旦發行就是命令

    (9)產量要心中有數

    a.產量是生產部門只關重要的目標。

    b.生產管理著要做到對產量心中有數就需要掌握和控制好生產線的速度。

    c.決定產量的因素:

    生產線的運轉速度

    機器,設備的機械能力

    工程與工藝的穩定性

    人員的作業能力

    生產準備

    生產準備是新產品從開始試產到批量正常生產的整個過程中,為了確保新產品能夠按計劃順利進行試產、批量生產,保證產品質量,而進行的相關人員培訓、指導書制定、物流調達、設備(含工裝、量具、工具)的準備活動。

    現場管理中的生產準備

    生產工藝和資料準備:流程圖,作業指導書,圖紙,QC標準等

    工裝夾具、工具、輔助材料、勞保用品等的準備

    設備、儀器、工裝的安裝、調試

    人員的崗位安排和產能設定

    現場員工的生產前培訓

    物料、設備、工藝、資料異常的發現和反饋

    現場確認

    (1)現場配置管理表:

    也叫生產線配置管理表:它的形式象檢查清單一樣,可以使管理者確認現場的布置狀態。

    指定工位人員,工具用品,儀器,材料的放置區域,作業方法,記錄單等。

    (2)現場器具點檢。

    時機,范圍,責任者,頻率,方式,內容,記錄,確認。

    作業日報的管理

    (1)作用

    交貨期、品質、安全、成本管理等多個項目管理的工具

    方便與上司和其他部門傳遞情報、交流信息

    出現各種異;騿栴}時,作為原因追蹤的資料

    幫助管理者掌握現場的實際情況

    (2)常見問題

    內容太多,記錄起來很費時間

    需思考、回憶、判斷內容太多,很異常,所以馬馬虎虎算了

    自己不愿意寫而讓他人代寫

    沒有人指導怎么填,所以隨便填就行了

    工作日報只是當成資料收集起來,上司也不看,也沒有什么作用

    ▌作業日報的要求

    (1)設計要求

    必要的事項齊備,項目盡量精簡

    項目順序要符合實際作業或邏輯習慣

    減少描述或數字填寫,用符號或線條代替記入

    采用標準用紙,避免過大或過小,方便存檔

    (2)應把握的內容

    每人的工作日報是否準確

    材料/作業/產品有無異常

    作業效率

    是否達計劃

    生產效率與設備效率

    不良產品及工時損失

    工時現人員配置是否合理

    整體實績情況

    作業日報的填寫

    需向有關填寫人員說明作業日報的作用

    班組名、作業者名、產品名、批量號等基本內容由現場辦公人員填寫,再發給作業者填寫其他事項,減輕作業者負擔

    生產數量、加工時間只有作業者才清楚,由作業者填寫

    要養成寫完后再度確認的習慣

    管理人員要認真審閱作業日報,及時指出異常點并協助解決問題,形成良好的互動局面

    現場人員根據日報把握作業的異常趨向,并針對這種趨向實施重點指導

    生產統計方法

    (1)內容:

    產量,投入的資源。生產合格率,不良率,直通率,生產性。

    (2)要求:

    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及時性),真實性。

    (3)各級管理人員的總結:

    生產數量

    品質,生產合格率,不良率,直通率

    人員狀態。出勤率,違紀,出差錯

    生產事故,損失工時

    物料供給狀態

    機器設備問題

    技術,工藝問題

    分享到:

    TPM書籍

    《全面可視化管理》
    本書凝聚了世界500強企業如三星、三菱重工、LG等以及國內優秀企業如海信、昆明中鐵、汕……
    《優秀員工培訓手冊》
    員工是構成企業的基石,占企業80%的基層員工,創造了企業全部的工業增加值,而在實際中,這……
    《TPM實戰》
    這是一本由TPM實戰專家寫成的TPM實用書籍,它記述了500強企業的TPM追求和TPM實戰,你可以……